MANTA——未來元宇宙世界的大腦 (3/4)
如何為元宇宙提供足夠的算力?
除了數據的支撐之外,整個元宇宙的運行,需要的更重要的一項資源就是:算力。
自新冠疫情開始至今,數字經濟在這期間發揮著重要作用。無論是辦公、娛樂、社交等一系列活動都在向線上轉移,算力作為數字經濟的新引擎,對保障社會生產及生活運轉做出了重大貢獻。
元宇宙作為承載人類未來現實和虛擬活動的平臺,必須要建立在先進的算力基礎設施之上。可以設想,未來的元宇宙不僅僅局限於現有的產品,而是要實現充分的「沈浸式」、「低延時」等特性。
要想實現像電影《失控玩家》裏描述的場景,不僅對 VR/AR 等硬件技術和網絡傳輸系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,還取決於高性能的算力。
首先,「沈浸式」意味著人們需要借助 VR/AR 設備或者腦機接口,也許在未來,這些硬件設備會成為像手機一樣的標配。同時,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相互交匯融合,線上+線下融合的「沈浸式體驗」將成為是否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元宇宙的評判標準之一。
而「低延遲」將涉及到兩方面,一方面是元宇宙體驗的低延遲性,要保證現實和虛擬的場景和用戶行為同步,給用戶更好的體驗;另一方面則是為了保證算力的延續,數據的更換頻率將呈指數級增長,因此需要連續不斷的低延遲性數據同步和運算。
作為一個全新的事物,元宇宙的成長和發展需要規模巨大的計算和數據存儲能力支撐。更加真實、更加完整的體驗也意味著海量的數據生產,現實世界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直接決定了元宇宙的規模和完整度。
我們知道,算力的發展一方面來源於網絡通信速度,另一方面還取決於能夠獲取到的數據規模。因此,強大的算力和海量的數據交互都是在互相成就,加速元宇宙的實現。
那麽,如果要真的實現元宇宙世界,讓所有人類都從線下的現實生活轉到線上生活,這將需要多麽驚人的算力規模!而這麽大的算力需求,如何來滿足?一部分人把目光轉向了雲計算和邊緣計算。
雲計算是一種集中式服務,來自世界各地的數據都通過網絡傳輸到雲端進行處理。雲計算的核心是可以將分散的計算機資源集中在一起,用戶通過網絡便可以獲取到無限的資源,同時獲取的資源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製。iMedia Research 數據顯示,2021年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654億美元。
而邊緣計算則是通過邊緣化的形式,在靠近數據源頭的一側進行數據處理,就近提供服務。其應用程序在邊緣側發起,產生更快的網絡服務響應,滿足行業在實時業務、應用智能、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基本需求。
實際上,雲計算和邊緣計算這兩種方案都屬於分布式計算的範式,能夠有效提升網絡計算速度。集中式服務的雲計算高效且安全,邊緣式數據處理的邊緣計算靈敏而實時,在今後的算力技術發展中,這兩種方案都值得深耕,並將結合實際使用需求,配合元宇宙所需源源不斷的算力發展。
雖然這兩種計算方式可以看作元宇宙的一部分算力需求的解決方案,但他們各自都存在自己的弊端:中心化的雲計算對於用戶數據來說,並沒有任何安全可言;而邊緣計算可能又無法為用戶的元宇宙提供足夠的算力支持。